舌尖上的大宋

呼啦圈大神

歷史軍事

  天才小廚子穿越到大宋,開動頭腦風暴忽悠到萬貫家財開了家飯館。   楊懷仁看著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823章 私情(下)

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

2023-3-1 19:08

  楊懷仁被邀請到了阿木的房子裏,就在剛才兩人對話的窗邊,在壹張精致的小幾前對坐敘話。
  楊懷仁發現這個阿木在成都府呆了幾年,還真是愛上了漢人的禮儀和文化,這個房間裏,壹切的擺放都是壹個漢人書生書房裏的樣子,簡樸的家具和裝潢,精致的筆墨紙硯,若不是知道身在壹個彜人的山寨裏,還真會誤以為這個阿木就是個漢人。
  最關鍵的壹點,楊懷仁覺得這個阿木面目清秀,跟他那個矮胖子老爹長得可是壹點兒也不像,要不是限於場合,楊懷仁真想問壹問妳們寨子有沒有鄰居,這位鄰居又是姓什麽的。
  阿木近看這位漢家的商人,其實也大不了他幾歲,雖然是個商人,可是對於詩詞還是頗有研究的,便請教了幾首詩詞。
  楊懷仁有壹搭無壹搭的跟他客套著些自己都不是明白的詩詞,卻仔細地觀察著阿木表情的細微變化,想著如何說動他幫忙。
  所以他凈找了壹些表達思念和愛情的詩句來探討,便這樣說著說著,漸漸地發覺阿木表面上帶著笑跟他談話,卻掩蓋不住他若有所思和心有所想的神情。
  楊懷仁裝作淡然的抿著熱茶,忽然說道,“公子可是像在下壹樣,思念著某位佳人了?”
  阿木忽然呆住了,好像自己的心事被人家看穿了壹般,見楊懷仁擡眼看他的眼睛,便又把視線移向了窗外,此時那兩只家雀兒又歡喜打鬧著飛回了窗外那棵樹的枝頭上,這更讓他觸景生情了。
  他畢竟是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,有些事,有些情感,到了壹定份上,便自然而然流露了出來。
  “任先生,如果明明知道不可能在壹起,卻又忍不住愛上了壹個人,是不是錯的?”
  楊懷仁見他好似樣敞開心扉,便裝作高深莫測道,“錯與對,本是壹個很簡單的問題。”
  他頓了頓,“但是如果事情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,那這個錯與對,就很難說簡單了。”
  阿木好似聽懂了似的點著頭,又抓起架在小炭爐上的壹個銅皮茶壺給楊懷仁的茶盞裏蓄水。
  他倒著水繼續問道,“那先生思念的那位佳人,妳們最終能走到壹起嗎?”
  楊懷仁毫不考慮地便立刻答道,“能,肯定能!”
  阿木手裏停下倒水,卻停下來像壹尊雕像壹樣怔怔地望著他,“真的……能嗎?先生是如何這麽肯定的?”
  楊懷仁拍拍他的手背,示意他放下茶壺,才緩緩說道,“我們漢人自古以來有壹句俗話,叫做有情人終成眷屬,不知阿木公子可曾聽過?”
  阿木下意識的點點頭,楊懷仁接著說道,“感情這種事,若是太簡單了太順利了,便讓人容易忘記了該如何去珍惜它。
  只有經歷了曲折和重重困難得到的東西,人們才會發自內心的懂得去珍惜和守護。
  不要去想前路有多麽難,而要去問問自己的內心,那個人,值得妳為她做出什麽樣的犧牲,這份感情,值得妳去克服困難去守護它嗎?”
  阿木聽完陷入了壹個人的茫然,楊懷仁也不說話,只是等待著他表露心聲的那壹刻,時間便這麽仿佛被窗外吹進來的涼風凍住了壹般,壹切都靜靜地,只有窗外的兩只家雀兒快樂的嬉戲聲清晰地傳了進來。
  阿木又壹次看向了窗外那對快樂的鳥兒,心中充滿了無限的羨慕之情,“阿木要是能像那對鳥兒般快樂,此生也就別無所求了。”
  說完他忽然站起身來,走到桌邊深深地伏下身去給楊懷仁行了壹禮,口氣誠懇地說道,“先生必不是個尋常的商人那麽簡單,阿木不管先生身份究竟如何,但求先生能幫我脫離這片苦苦思念的苦海。”
  楊懷仁忙也起身去扶他起來從新坐下,嚴肅道,“阿木公子,妳眼光很獨到,妳父親沒有看穿的東西,卻被妳看穿了。”
  阿木謙虛道,“阿木也不知道該怎麽說,先生的眼睛裏,沒有尋常商人那般的戾氣。見了錢財就發光,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的那種戾氣。”
  楊懷仁心嘆這小子還真是有壹套,他以前都沒搞明白自己的金錢觀,如今卻被這小子說破了。
  會賺錢和貪錢,的確不是壹回事。沒有錢的時候特別喜歡錢,想象著錢能給自己帶來的以前不曾擁有的東西。
  但是錢賺到壹定份上,楊懷仁才發現錢也就是那麽回事,自己可了勁兒花不也花不完嘛,不如拿錢多做點利國利民的好事。
  當壹個有錢人的思想境界到了這壹步的時候,看待錢財和賺錢的事情自然就超脫了,眼睛裏那種商人特有的戾氣也就自然消失不見了。
  “阿木公子,妳說讓我幫妳,妳首先要讓我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,又要我如何幫去妳啊?”
  阿木深吸了壹口氣,似是回想那壹段壹直珍藏在他心中的回憶和秘密,然後慢慢道了出來。
  “那年我十二,有壹天父親突然告訴我,要讓我去漢人的書院裏讀書,而且要在漢人的地方生活幾年,學習漢人的文化,也是為了增長見識。
  我自幼便在家中跟了壹位熟悉漢人文化的先生學了些知識的,但父親覺得單單從書本上學,還是遠遠不夠的,他說山裏太閉塞了,我們彜人過的日子太窮了,必須要從漢人那裏,學習如何過上更好的生活。”
  楊懷仁做了壹個好聽眾,心道那個矮胖子拉魯克茲莫,別看他長得有點那個奇形怪狀,而且行為舉止也有些粗俗,但是能想到這壹點,也說明他眼界還是有壹些的,懂得送大兒子去漢人那裏學習。
  阿木接著道,“當時我也不太明白父親說的話,但也從家人那裏聽說過,大涼山裏很多茲莫都會把自己看重的子女,送到漢人的地方去學習文化,增長見聞。
  我作為壹個兒子,而且是長子,也只有去尊重父親的意願,於是便來到了成都府的壹個書院學習。
  那年我實在是太小了,壹個人只身離家,總是會思念家鄉的山和家裏的人,直到有壹天,我遇到了壹個人……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