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尖上的大宋

呼啦圈大神

歷史軍事

  天才小廚子穿越到大宋,開動頭腦風暴忽悠到萬貫家財開了家飯館。   楊懷仁看著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550章 三教九流

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

2023-3-1 19:07

  庖廚學院規劃和預算的問題算是解決了,既然楊懷仁選擇信任他的兩位師兄柔石和利水,那麽就讓他們放手去負責起整個建設的相關事宜。
  不過兩位先生畢竟只是設計和預算方面的專業人士,具體到工程的建設,還是需要比較專業的工匠來完成。
  要把工期壓縮到四個月內,就意味著要多出比平常高三倍的工匠。蓋普通的民房的工匠倒是有的是,可他們只有蓋民房的經驗,真正壹些上規模的宏大的建築,他們也是有心無力,力不從心了。
  所以楊懷仁覺得,目前最大的問題,是要去哪裏招募那麽多有經驗的工匠。
  這讓他想到當日柔石和利水兩位先生到訪之前,他要趕著出門的目的上來。
  什麽樣的工匠最好?答案其實很簡單,那些能被朝廷招募起來,給宮裏蓋宮殿的那些工匠肯定是全大宋最好的工匠了。
  但是這樣的工匠,並不是楊懷仁說招募就能讓人家乖乖來的,而且他們人數眾多,妳也不可能挨個去請。
  楊懷仁想起趙頵曾經在壹次閑聊中,跟他提起過,他的侄子端王趙佶的端王府,年後新建了府中的中殿。
  那些能給端王府蓋殿宇的工匠,應該就是那壹批最好的工匠中的壹部分人。
  只要能聯系上他們,花高價請他們來加入到建設庖廚學院的工程隊伍中來,對於學院的工程質量,是壹定有保障的。
  而且可以通過招募他們,讓他們幫忙聯系更多的同伴,壹齊加入到楊懷仁庖廚學院的建設大軍中來。
  原本楊懷仁是想派個人進城去拜訪壹下端王府,然後請趙佶從中聯系壹下的。可是他又怕這樣是不是對於那些工匠們來說太沒有誠意?
  花更多的錢,用更高的報酬,或許能吸引他們,可是這樣做,楊懷仁總覺得心裏不太對味似的。
  好比有個有錢人,花高價請他去家裏做壹桌宴席,卻不自己露面,而是隨便派個仆子來說,對於楊懷仁這樣性情高傲的人來說,那就是壹種極大的不尊重。
  這樣的事情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,楊懷仁全部都拒絕了。
  其實這樣的事情發生,也不難理解。無論是廚子還是其他方面的工匠,在這個時代似乎都不太被社會尊重。
  從整個時代的風氣和文化氛圍中來說,傳承了數千年,三教九流的職業地位劃分,還是被整個社會所認可。
  在這樣的職業地位劃分之中,九流分別是指身份高貴的帝王、文人和官員;地位中等的醫蔔、僧道和兵士;地位最低的農民、工匠和商人。
  除了貴族階層,文人的地位無疑是最高的,武人雖然低壹些,但是有官職或者有真把式的武人,在民間也是受人尊敬的。
  農民因為在整個職業劃分裏數量最多,實際上地位就是平民,跟醫僧道兵其實也差不多。
  出去少量賣身的賤藉奴仆之外,就只有商人和工匠,在整個社會體系中的地位相對較低。
  商人地位雖然低,但是因為他們積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,又用這些財富建立起來和上層人士的關系,讓他們的地位,在民間的眼光裏,得到了極大的提升。
  而最後,剩下的工匠就成了地位最低的壹批人。
  最讓人吃驚的是,在律法之中,甚至明確了有某些特殊的職業類型,他們在社會中的權利比平民要少了許多,有些職業的後代,甚至是不能參加科舉的。
  楊懷仁即便無法理解,推動整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最重要最基層的壹批工匠,竟然社會地位如此低下,可是他也無力改變這種普羅大眾傳承了千百年的認知。
  他這個廚子,就屬於工匠的範疇。他不但不以此為恥,反而覺得像他壹樣的,付出辛勤勞動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壹批人,應該是這個社會的主力,應當覺得驕傲才是。
  所以要進城請工匠,他覺得他應該親自去請,對那些工匠們表示出誠意和尊重,就是對他自己廚子這個職業,也是對他自己的尊重。
  要他禁足在莊子裏的聖旨,他現在也管不了了,或許在他內心裏,正是用這種離經叛道的舉動,來捍衛自己的認知和信仰。
  當然要進城,也不能大搖大擺明目張膽的抗旨直接走進城去,沒有必要給那些壹直對自己虎視眈眈等著抓自己痛腳的人把柄。
  何之韻就是易容高手,楊懷仁決定讓她給自己裝扮壹下,例如裝扮成壹個普通的莊戶人家的青年人,進個城還是不會引起別人註意的。
  黑牛哥哥、天霸弟弟和小七不知怎麽知道了楊懷仁要偷偷進城的消息,也要跟著他回城,楊懷仁現在身份特殊,沒有保鏢就這麽進城,要是有意外發生可就不好了。
  楊懷仁知道他們說的也有道理,自己身上確實發生過很多意外的情況,可他盯著這三個好兄弟,心裏的確是感激,但卻不能讓他們跟在身邊。
  理由實在是簡單不過,這三個人的體型那是太有特點了,三個人往他身後壹站,只要是曾經見過他們的,即便是個傻子都能猜出他們是誰,那麽楊懷仁的身份,也就極其容易暴露出來。
  可不讓他們跟著,何之韻便非常執拗的很不放心他壹個人進城。
  楊懷仁只好說帶幾個剛剛成為通遠郡公府府兵的,那些原本是邊軍的士兵陪著他進城。
  何之韻搖搖頭,說他們雖然能打,但是他們對東京城不熟,路都不認得幾條,出了意外的話,他們連找人都找不到。
  楊懷仁又該口說帶幾個內衛,何之韻更不同意了。內衛的武功她是認可的,但是城裏還有眾多的內衛是高太後的眼線,讓內衛跟著保護,難免不被那些隱藏起來的高太後的內衛們發覺。
  楊懷仁剛打算說不行就帶幾個家裏的仆子做隨從跟著他去,可後來壹想何之韻肯定會說他們不會武功,起不到保護他的作用,才把這話又咽了回去。
  正在他壹籌莫展之際,蘭若心早已經換了壹個小童的裝扮站在他們面前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