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8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(上)
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
2023-3-1 19:07
楊懷仁還是小看了趙煦了。也許不能說是小看或者輕視,而是把趙煦看得簡單了。
講故事楊懷仁很在行,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,他可以信手拈來,只不過故事中他自己的戲份,肯定是要加碼的。
比如他是怎麽在西域樓海扁了西夏權相梁乙逋的惡霸兒子梁乙檀,就吹噓的有點過分。
“妳說啥?妳壹個打十個?”
趙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癟著嘴用壹種難以置信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壹下看上去瘦瘦的楊懷仁。
“怎麽?妳不相信?”
楊懷仁說著就要擼起袖子來秀肌肉,袖子擼到壹半,才想起來自己也沒肌肉可秀,這才作罷。
不過牛已經吹出去了,當然不能再抽回來,自己打自己的臉,只能發揮他的邏輯思維能力,幫助自己把誇張了十倍不止的故事情節給圓回來。
“我問妳,當時我這壹邊就我和我兩三個兄弟,梁乙檀那小子那邊可是五六十個人呢,我要不是壹個能打十個,我這邊又是如何占據了優勢的?”
趙煦噗嗤壹笑,“妳就裝逼吧,我才不信呢。”
我去,敢說我裝逼,妳小子還學會活學活用了,看我不……不得不誇妳是個人才。
西域樓的事情可以開玩笑似的講出來,但講到清平關壹戰的時候,楊懷仁就嚴肅了起來,還是基本還原了當時的真實場面。
趙煦哪裏聽過這麽真實的戰爭故事,聽到通遠軍的邊軍將士們大吼著“守衛家人”浴血奮戰,沒有後退壹步的時候,趙煦簡直比親自到了清平關上還要熱血沸騰。
有幾次竟忍不住摩拳擦掌跳了起來,要不是楊懷仁好幾次都拽著他的衣服把他拽回來,仿佛他也要上戰場跟夏軍廝殺壹番壹般。
趙煦忽然想起來壹件事,疑惑地問道,“清平關上宋夏兩軍打得那麽激烈異常,怎麽光聽妳說別人,沒聽妳說妳自己在清平關上都幹了什麽?”
這裏楊懷仁就不敢打馬虎眼了,再說他本來就覺得這壹戰裏,自己確實沒有什麽像樣的功勞可以吹噓的,更不好把別人的功勞強行安排到自己的頭上。
往自己臉上貼金,擡高自己光輝形象的事情楊懷仁是沒少幹的,可對於清平關壹戰,他是絕對不肯的,這點覺悟他還是有的。
“實話實說,這壹戰裏,除了私自帶人上了關之外,我還真沒做什麽,這壹戰能守住清平關不破,應該是整個環州大戰的關鍵,功勞嘛,都是那些不懼生死的邊軍將士們的。”
趙煦滿意的點了點頭,心想若果楊懷仁說他殺了多少敵人,怎麽怎麽威武霸氣,是沒有人能證明他說了假話的。
可楊懷仁並沒那樣做,而是很無私的把功勞都留給了邊軍的將士們,這樣壹個不冒功的人,在趙煦眼裏還是十分值得贊賞的。
楊懷仁嘴裏“嘶”了壹聲,想想自己也不是壹點功勞都沒有,接著說道,“在清平關上的時候,我確實不能射箭,也不會揮刀,可我扔了好幾十塊大石頭去砸順著攻城梯攀爬城墻的夏軍呢。”
說著他比劃了壹下石頭的大小,比壹個人的腦袋大上那麽壹點。
這壹點趙煦是相信的,雖然不曾親眼看見,但是他也讀過不少兵書,壹些基本的防守手段他還是知道的。
在他心裏楊懷仁原本是個書生,同時又是個廚藝精湛的廚子,並不是壹個武功高強的將軍。
他拉不了弓揮舞不了刀槍,而扔石頭這種事,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,正是他力所能及可以在壹場戰鬥中可以做的,所以沒有必要去懷疑。
“妳扔了那麽多大石頭,可看見有夏軍被妳砸的腦袋開了花?”
楊懷仁沒想到趙煦會問這種問題,他想也不想便答道,“湊,我哪裏知道?當時場面很混亂,兩邊兵士的喊殺聲震天響,頭上來往的箭矢跟雨點壹樣密集。
我只管搬起石頭往城墻下扔,哪敢伸出頭去往墻下邊看有沒有砸到西夏人?又怎麽可能知道他們誰的腦袋被砸開了花?”
趙煦若有所思的幻想著當時的場面,楊懷仁說得的確沒錯。
楊懷仁仔細想了壹下,覺得要是不說自己砸死壹個半個的夏軍,好像在趙煦這位皇帝心裏,自己參加了壹場那麽劇烈的戰鬥,壹個敵人都沒殺死,是不是也太蠢貨了壹點?
於是他鄭重其事的看著趙煦的眼睛說道,“我覺得吧,應該是砸死了幾個夏軍的……
妳想啊,當時夏軍攻了上來,清平關下的夏軍密密麻麻的跟螞蟻壹樣,我可是扔了好十幾塊大石頭下去呢,總不可能壹個人都沒砸到吧?
那個……現在想來,我在清平關上的時候,有那麽幾次,每當我把石頭從女墻的凹口上扔下去,確實聽到了墻下傳來了幾聲夏軍的慘叫的。
如此說來,我就是砸死了幾個敵人的,哥們在清平關壹戰裏,也是有實打實的戰功的,哈哈……”
趙煦琢磨著楊懷仁的話,覺得聽起來非常有道理,從概率的角度去看,他說他砸死幾個夏軍,完全合情合理。
他跟著楊懷仁開懷大笑,可笑了沒多久,卻郁郁寡歡似的剎那間收了笑容。
他看著屋外的新綠的壹排盆栽喃喃道,“要是我也有機會能像妳壹樣參加壹場清平關之戰那樣的戰鬥就好了。
現在的我,就像是那些養在精致的花盆中的盆栽,好看是好看,光鮮是光鮮,可除了能觀賞之外,又有什麽用呢?”
楊懷仁也察覺到了,從趙煦的神情和言語裏,似乎像是壹個少年人在抒發內心的煩惱。
楊懷仁本想大大咧咧安慰他壹句“妳將來也有機會的”,可想想這麽說似乎不太合適,這種事他也做不了主,只好換了壹種方式勸慰道:
“這世上的每壹個人,都不是沒有用的,就像農民種的莊稼,就是為了秋天的收成,讓天下人不會餓肚子。
道路上種的大樹,就是為了在烈日裏,能給過往的行人以陰涼,而這些盆栽和花卉,美化了我們的生活,我們看到它們的時候,不也是感到身心愉悅了嗎?
所以說啊,天生我才必有用。”